Skip to main content

在六盘水玉舍雪山滑雪场和贵阳云顶滑雪场,感受冰雪激情;在安顺关岭冰雪小镇,旋转飞舞、拍照打卡……贵州位于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区,因此孕育了一片片丰富多彩的生态秘境,同时也创造了瑰丽的滑雪胜地,成为我国南方难得的雪乡。今年春节,贵州推出了4条冬游贵州精品线路,其中,畅享滑雪乐趣、体验冰雪旅游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热衷的佳节选择。

冰雪旅游新风尚

贵州以其良好的雪质、丰富的雪量和宜人的气候,成为南方冬季赏雪和滑雪的理想之地。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在南方的蓬勃发展,贵州地处西南的地理位置使其不断加大对冰雪场馆的建设,积极打造冰雪赛事和推动冰雪旅游与温泉露营等多业态的融合发展,逐渐在全国的“冰雪圈”中崭露头角。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贵州大力发展冬季滑雪项目,不断完善冰雪运动场地,推出滑雪主题旅游线路产品,冰雪旅游市场日益升温。目前,贵州冰雪产业布局日渐完善,全省已拥有8个滑雪场,占地总面积230余公顷,滑雪区域总面积30余公顷,主要分布在六盘水、贵阳、遵义、安顺、黔南等地。

六盘水素有中国凉都、南国冰雪城之美誉,是贵州冰雪场馆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当地成功打造了包括玉舍在内的3个高山滑雪场,共拥有高、中、低赛道21条,每日可容纳1.5万人同时畅享滑雪。其中,玉舍雪山滑雪场,坐落在群山环绕的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著名的低纬度高山滑雪场。

贵阳云顶滑雪场在2014年引进高温造雪机,每天可造雪480吨,现如今拥有4台高温造雪机,成功破解了当地“一季火、三季冷”的难题,确保贵阳云顶滑雪场的滑雪体验不受天气影响。

遵义思达冰雪世界、安顺关岭永宁、荔波冰雪水世界等拥有独特特色的室内滑雪场为南方冰雪爱好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游客们不仅可以尽情享受多元业态,如雪地摩托、亲子雪橇、滑雪训练等,体验南国雪趣,还能领略南国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

玉舍雪山滑雪场总经理戴东辉表示:“本地游客对滑雪的兴致很高,雪场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咨询电话,人气很旺,周边酒店经常爆满,还有很多游客从省外赶来。”冬天到贵州赏雪滑雪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出行首选。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冬季贵州还推出了“一多两减三免”和“机景联动 飞阅贵州”等多项优惠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南国冰雪”主题旅游产品,热烈欢迎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滑雪

冰雪旅游新业态

贵州地热资源丰富,境内温泉资源超300处,一批温泉康养中心、温泉小镇、温泉城发展火热,温泉康养项目产业集群为游客提供了动可高山滑雪、静可温泉康养的冬游产品。“春节假期,玉舍滑雪场和百车河温泉联合推出了‘滑雪+温泉’双重体验产品,备受欢迎。”水城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宸衣说。
“两三个小时的滑雪体验后,再泡个温泉,冰火体验交替,堪称完美。”重庆游客安雯已连续两年到贵州体验滑雪和温泉。

前不久,一场大雪让毕节市赫章县阿西里西景区银装素裹,阿西里西冰雪主题乐园引来众多游客。游客们在乐园里欣赏雪景,体验香蕉船、雪地摩托,不亦乐乎。

据介绍,近年来,贵州以冰雪旅游为着力点,结合温泉、民宿、民俗、美食等业态,推出“冰雪运动赛事”“冰雪观光体验”“冰雪休闲文化”三大产品体系,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冰雪+温泉”“冰雪+休闲”“冰雪+体育”等“冰雪+”融合业态层出不穷,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选择。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院长廖军华认为,民俗节庆是极具烟火气的旅游产品,彰显了贵州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紧扣冬日民俗节庆,贵州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冰雪旅游产品,包括雪地火把节、雪地美食节、歌曲挑战赛、灯会、剧本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冬游贵州提供了多样选择。

滑雪場

旅游市场新机遇

踏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的云顶滑雪场,许多游客正在亲身感受冰雪运动的吸引力。单板、双板、回环、速降……尽管天气寒冷,但这里的运动氛围异常热烈。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张钊说:“我们哈尔滨已经被‘南方小金豆’‘占领’了,所以我们决定来贵阳体验南国风情。听说这里有滑雪场,大家就决定来体验一下,感觉非常好!”

贵阳市民张吉表示:“这一次在云顶滑雪的体验非常出色,这里的设施设备很齐全,服务也很周到。”
据了解,云顶滑雪场是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占地约50公顷,目前已建成2条初级滑雪道、2条中级滑雪道和8条雪圈道,还有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雪地摩托区。面对雪季客流的持续增长,高坡苗族乡与辖区文旅企业深度合作,致力于构建“体育+文旅”链条,以冰雪为纽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白雪”变成“白银”,“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贵州云顶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李涛介绍,2023年贵阳云顶滑雪场接待游客4.5万人次,营业收入1100万元,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增加10%。云顶滑雪场的蓬勃发展也为高坡苗族乡的经济注入了活力。“我在这里干了七八年了,每个月能拿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解决了就业问题。”高坡苗族乡街上村的杨长敏兴高采烈地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将继续发掘冰雪旅游资源潜力,在产品服务、产品类型、空间分布等方面不断创新,打造更多冰雪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提升贵州冰雪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让“冰雪热”助推“产业热”,推动“冷资源”成为“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