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过了大年初五,春节的气氛暂告一段落。北京庙会进入尾声,跨省游的客人开始“回巢”,海南因返程人太多,机票过万……

在这个最长的春节假期里,文旅市场一片繁荣景象。虽然具体数据还有待官方发布,但消费体感已零星显现,“升”还是“降”?可能答案超出想象

景区接待人数超出预期

今年国内旅游依然炙热。

曾经一到春节就冷冷清清的北京街头今年一反常态。“各种排队、等座,地铁人好多啊,下次可不敢春节的时候来了。”南方网友在小红书中表达了对北京的热爱后,往往要加一句。北京土著也被这波人潮震惊了,既高兴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被别人喜欢,同时又心疼这个老城“没一天消停”。

“哈尔滨热”延续到春节。2月1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哈尔滨市近期文化旅游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2月10日至14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29.8万人次,同比增长82.9%。

同程旅行相关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 北京、西安、重庆等目的地热度较高,冰雪游热门目的地哈尔滨居首,国内海岛游三亚热度领先。

具体到各大景区,今年的人气也很旺。品橙旅游接触到的多个景区均表示:超出预期。

千岛湖景区游人如织

中旅浙江千岛湖景区副总经理魏红今年春节期间一直在景区值守,她表示:今年假期延长游客出行半径扩大,亲子家庭自驾出行居多,初六开始受天气影响游客量出现下降趋势。游客出行意愿增强,体验年味民俗和登山祈福等活动受到欢迎,千岛湖初一到初七整体接待量达8.3万人次,比2019年大幅增长(因2023年景区免票可比性不强),超出预期。

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嶂石岩景区名气并不大,但今年也非常火爆,大年初五曾一度限流控制容量。

道教名山齐云山今年也迎来了“大丰收”,虽然数据还没有统计完,但据总经理徐星辰说:“这个春节期间我们的游客量每天都在刷新当天的历史记录,而且都是翻倍增长;人均消费较历史同期纪录增加了10%左右。”

齐云山横江舞金龙盛况空前

旅游的火爆离不开景区活动策划与营销手段的更新。春节期间,千岛湖景区策划了“龙年360°玩转千岛湖”新春主题活动。线上推出#中旅千岛湖龙年抖起来 抖音话题挑战大赛、免费派发新年红包封面、龙腾虎跃过大年跳跳跳手游;线下落地了龙山岛迎新祈福、龙年登龙山跃龙门新年跑、龙年cosplay秀、千岛湖万人鱼头家宴免费品等11种迎新体验民俗方式。

齐云山景区的横江舞金龙、齐云打铁花是新增的夜游节目,火爆出圈,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齐云山景区夜游活动万人围观

在总结春节市场的特点时,嶂石岩景区总经理毕东林表示,一是距离上,游客短途旅游特点更加突出,特别是像嶂石岩这样的新兴景区,客流主要集中在周边市场和短途市场,随意性比较强,瞬间压力会比较大。

二是时间上一日游特点更加突出。嶂石岩春节期间95%为一日游游客,自驾车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当天来回。

三是在人群上,主要集中在亲子游和家庭出游。疫情之后,携家带口出来旅游成为今年春节的新时尚。

四是在产品上,游客选择更加多元化。嶂石岩往年冬季游客到景区只会选择冰瀑游览,但今年的游客选择登高望远、乘坐索道的也很多,原来担心的游客旅游消费降级的问题并没有出现。

大的与小的

北京小伙邵东林今年和女友吃完年夜饭就奔向了南方,南京和宜兴四天五晚的行程出乎意料的让人开心。“在南京去了红山动物园和老东门,都是网红景区,当地朋友说南京现在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了,就跟淄博、哈尔滨等地一样,都是政府出面做宣传。”

而去的另一个小城宜兴更让邵东林喜欢,“人少休闲,城市干净,自然环境也好,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在竹海看烟花、在阳羡体验“中国天然氧吧”、在养老酒店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再加上体验紫砂文化的精妙,都成为这次宜兴之旅的亮点。因为宜兴爱上小城,邵东林表示未来会去更多的三四线小城体验不同的中国风味。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也显示,初一至初四,全国主要县城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预订量增幅较大的县城主分布在广西、迪庆、惠州、延边、福州、湖州等城市。从人群结构上看,回乡探亲客流、短途旅游客流构成了县城酒店的主要消费人群。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

对此,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认为,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除了是前些年一些工作铺垫积累收到的成效以外,今年还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一些非传统旅游城市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对旅游部门进行配合。“现在是各部门都在创造内容、创造体验来欢迎各地的游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在带动消费、创造生活这方面的作用”。

的确,从去年的淄博到今年的哈尔滨,各地政府都在努力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旅游环境来打动消费者,用更真诚的行动来拉动旅游消费,这可能比仅靠旅游部门更有力度,也比单纯地发放消费券更有吸引力。

你看了几场电影?

今年春节还有人没去电影院吗?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6日13时15分,2024 年度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 70 亿。

8天的“最长春节档”拉满观众的期待值。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档有《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红毯先生》等8部电影定档正月初一(后《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天降财神猫》《红毯先生》3部退出春节档)。

而另一个优势是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51.3元,较去年同期明显下调。除多地推出各种观影消费券外,今年春节档预售初期,购票平台补贴力度也比较大,观众实际购票价格更加实惠。北京很多影院都能够以19.9元买到正月初一的电影票,初一平均票价51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55元的平均票价。

便宜的票价是否意味着消费降级?

徐晓磊以“圈外人”的眼光来判断,票价低一方面体现了各方对于消费预期的降低,但更主要的是几部电影基本是小成本电影,再加之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演员片酬的限制,使得电影市场回归了理性。

也有专家指出,随着基础设施、商业配套日益完善,中小城市观影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在购票人群方面,今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票房份额从去年的50.2%上升至53.7%已有所体现。

春节市场消费特点

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宋昌耀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厉新建撰文指出:旅游消费是富裕消费、文化消费和幸福消费,也是体验消费、社交消费和快乐消费。在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居民消费被寄予厚望,旅游消费在扩大服务消费、引领综合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春节旅游消费的繁荣发展不仅体现着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的深化拓展、出境旅游消费的持续恢复,也将为新的一年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奠定基调。

的确,今年春节文旅市场的热闹出乎意料。虽然具体数据还没有算出来,但是各方预测都比较乐观。

据徐晓磊总结,今年春节市场有几大特点:

一是供给丰富,供给消费的形态多样,基本上所有的消费行为都能得到满足,无论是观光游,还是休闲度假游、亲子研学游,还是年轻人追求的创新体验,都得到了满足,可以说是“多点开花”的形势。

其次,新国潮活动日益丰富。无论是景区、园区、街区,都在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像各类的年俗非遗庙会、传统民间技艺的演出,得到了游客的认同和喜爱。

再次是今年出入境市场的开局还是不错的。春节期间北京市的首个入境团是中青旅来接待的,再加之出境游市场,各个线路都在快速恢复,让人对于2024年的出入境市场产生期待。

最后,总体上来看,今年春节假日消费整体上来讲还是比较安全、祥和、顺遂的,基本上没有太多因为旅游质量产生的投诉。这也能体现出旅游市场进入到一个更加良性的状态,很不容易。

当然,龙年开门红,接下来就是考验各文旅企业产品服务提升,科技创新体验应用,文旅融合节庆引流,内容输出精准触达等,毕竟春节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2024刚刚开年,相信后续文旅企业还会继续像“冰雪旅游热”一样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