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裝備,在虛擬景區中開啟奇妙的探險之旅;走進博物館,在數位交流過程中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緊鄰舟楫鏡頭,一鏡盡覽運河兩岸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 ……隨著新科技在文旅領域加速應用,科技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讓遊客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年初,文化旅遊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與資訊化部聯合推出42家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 、新業態、新場景,智慧旅遊成為暑期遊客喜愛的「打卡地」和文旅市場新的成長點。
「文博場館科技元素滿滿,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今年6月,孟女士與好友走進「元啟金陵」南京數位文化客廳,琳瑯滿目的數位化藏品和新奇有趣的互動體驗給她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翻閱』被移動到『雲端』的古畫長卷,可以跟隨古今名家的腳步旋轉南京這座城市,還可以在圓形螢幕上體驗中國傳統木刻版畫及印刷工藝‘餖版拱花’。
近來,不斷鞏固智慧旅遊新產品、新業態,讓遊客的體驗更加豐富。 ,過半遊客希望提升旅遊轉型服務水準;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收錄了「5G+智慧旅遊」應用主題項目,包括蘇州週莊古鎮、湖南張家界景區、河南戲劇幻城等,主題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
走進鄭州僅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戲劇聚落群,遊客移步換景,在沉浸式的劇情中,認真參與「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感受黃河文化內涵;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龍門古街的《無上龍門》體驗館,光流轉間,遊客沿著歷史長河,完成多彩的文化巡遊……雲旅遊、演藝等新業態繁榮發展,為旅遊業帶去新技術來「蝶變」。
業內人士認為,文旅產業與數位科技「共舞」更能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新場景,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紐約曼哈頓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動」起來,推動文旅在更廣範圍、層次層次、更高層次上實現融合。
中國旅遊研究院帕克戴斌表示,科技賦能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形成合力。在科技發展中不斷被釋放,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水準也將在科技賦能下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