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许多企业和客户都开始计划岁末年会游。旅游企业也为此做好了准备,希望在年会游市场中取得好成绩。然而,由于成本上涨,2023年年会游的部分国内外产品价格较2019年有所增加,导致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年会游是一个细分市场,但它对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的影响有限。
年會遊市場“兩極偷竊”
在北京市豐台區總部基地的一家中小型企業,行政人事部門的曾女士正忙著安排公司員工的年會遊行程。這家企業自2019年以前就將年會遊作為員工的年終福利,儘管今年公司效益不如2019年,但領導階層決定恢復已取消3年的年會遊。與過去的出國遊相比,今年的目的地重新安排在國內,人均費用有所下降。
同時,上海的一家大型化妝品公司則決定繼續取消外國年會遊。該公司的員工張女士表示,公司考慮到今年工資和酒店價格的普遍上漲,以及公司整體成效,決定取消年會遊預計明年年會旅遊將恢復,而目的地可能在中國以外。年底企業年會旅遊市場的主角也帶動了酒店預訂量的增加。北京的酒店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核心商圈的商務酒店預訂高峰,而郊區酒店則相對冷清。今年的趨勢是規模較小,但消費水平將與今年的水平相當。上海的酒店市場情況與北京相似。上海之魚木蓮莊酒店銷售總監劉軍表示,明年1月份的定位基本上都是企業年會,平均每桌餐點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錦江旅遊的沈女士指出,今年年會的消費水準較2019年有所下降。以上海為例, 2019年企業可能願意在五星級飯店花費3,000元/桌,而2023年這筆費用將回落至2,000元/桌。

私企預算啟動
今年的年會旅遊市場在旅遊和酒店業內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根據OTA和旅行社的統計數據,與2019年相比,今年中小型貨車企業的年會旅遊需求明顯回升,週邊旅遊消費水準與2019年持平,而長線遊的人均消費則在增加。途牛旅遊的相關負責人指出,互聯網、製造業、外企等行業在今年組織年會遊的積極性較高,但最多年會遊的需求量卻有所下降。長線旅遊產品,尤其是包含中酒店、會議、晚宴、特色餐飲和餐飲的境內外海休閒島或避寒目的地,如海南、雲南、普吉島、巴厘島等,吸引企業其中,預算了去年的4-6天跨省或出國遊、2-3天短途遊的需求活動進一步縮減,但1-2天週邊遊的需求增加了。產品價格方面,由於工資和酒店成本上漲,境外長線遊產品的人均消費約為1500元/天,比2019年同期上漲了50%。例如,從上海出發的普吉島5至6天行程,人均價格超過6000元其中,2019年的4000元以上。境內短程旅遊方面,海南三亞成為今年企業年會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上海出發的5天行程的常規產品人均價格在4000元以上,比2019年的3000元以上。

數位化改革
專業人士指出,從長三角市場來看,蘇州、杭州、湖州等城市因配套設施完善,成為熱門目的地。年會旅遊的時間多集中在春節前1-2週。相較於本土企業,外企更傾向於組織年會遊,尤其是經濟效益好的醫藥、汽車、奢侈品、快消品等行業。部分實現良好的快遞企業今年也開始舉辦年會遊。
市場變化,途牛正在調整策略,加強面向本地年會旅遊的策劃,推出溫泉度假、古鎮穿越、團建拓展等新玩法。初步分析認為,今年年會旅遊市場在整體支出、規模和豪華方面試點都低於2019年。企業會選擇成本較低、安全性最高的目的地,以及參與性強、經濟的活動。

靠譜旅業的CEO張致寧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大公司在降本增效,壓縮了年會旅遊預算,因此今年的年會旅遊人員和預算規模與2019年不可同日而語。旅遊是特定族群在特定時間的活動,很難影響年底的整體旅遊市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副校長許忠偉教授認為,儘管不少企業在2020-2022年遭遇經營困境,但未來兩年企業年會變得更加平民化,其比例不會減少,甚至還會增加。
展望未來,旅遊企業紛紛表示需要透過語音定位、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擴大宣傳、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和強化品牌建立等策略,來抓住年會遊市場的商機,贏得顧客的信任與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