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四季如春,彩雲之南
作為目的地,雲南向來不缺關注

在這片39.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裡,有著名遐想的昆大麗,有避寒勝地的西雙版納,有銀杏熱海的騰衝,有日照金山的梅里雪山、有自駕愛好者嚮往的丙察察… … ……

但它們很可能著名,從而掩蓋了一些在雲南省開發的世外桃源地。
尼汝村
在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這裡有一塊永恆而寧靜的淨土。

這裡是香格里拉唯一的一處女地,它的景色景色比雨崩遜色,達到青山鬱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座標:雲南香格里拉縣境內東北方
啄木郎
此藏於深山中的千年彝族村,雖地處大理境內,卻與世隔絕。 據傳,這裡是南詔國皇室後族居住的村莊,全村的人都姓華。

這裡至今保留著南詔彝族最傳統的文化,飲食、服飾、宗教禮儀都著這裡的特色。

楊梅的旅居生活座標: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大倉鎮東部山區
哈巴雪山
最初在香格里拉地區,意為“金子之楓”,主峰自治區5396米,為雲南省境內第四高峰。

很多愛好攀登而沒有經驗的人,都喜歡把這裡當作一個入門級攀登的雪山。

座標: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東南部
納帕海
這裡是雲南西北最大的春季牧場。
每年5月,納帕海便已綠草茵;6-7月,各種野花逐次將此處填滿,美得癱瘓

秋季季節,草原一片金黃,皚皚雪山倒映在湖泊中,神聖異常。

座標: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縣
花甸壩
蒼山很有名,但位於蒼山上的牧場-花甸壩,卻鮮少有人知。

花甸壩,位於蒼山十九峰中最北的雲農、滄浪兩峰之間。

座標: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蒼山雲弄峰、滄浪峰西部
蒙特內哥羅
黑河老坡在德宏州芒市中山鄉,一個邊境的小鄉村,離小鎮很近。

這裡有望無際的高山草甸,有晴雨不定的亞熱帶原始森林,有傈僳族人熱情的米酒黑河老坡…

座標:雲南省德宏州芒市東南部(中山與勐碼頭鎮交界處)
千湖山
藏語稱“拉姆冬措”,意為神女千湖或仙女千湖,以三碧海、大黑海為中心。

這裡集原始森林、花海、濕地、草原、湖泊、杜花海、藏文化風情沙漠,是健行天堂。

座標:雲南省迪慶市香格里拉縣
維西葉枝傈僳族山寨同樂村
位於三江並流的腹地,瀾滄江旁最神秘、最古老的傈僳族寨子,因為去「阿尺木刮」歌舞而聲名遠播

這裡是維西縣乃至全世界民族最具特色、保存完好的傈僳族村寨。 村落背山面水,井乾式木楞房層結構疊合,隱藏在世俗下的古老村寨,更是另一種美好的存在。

座標: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同樂村
拉市海
「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作為麗江境內最大的高原湖泊,每年都會有3萬隻左右的水鳥來此過冬。

無論你什麼時候來,這裡都是山水相映,碧翠環抱的美麗同等。

座標:雲南省麗江縣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
翁丁原始部落
中緬神秘邊界最後一個原始部落,隱密在瀾滄江畔村落,這裡保留了佤族的原始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遺憾的是2021年2月14日翁丁村老寨發生嚴重火災,損失慘重。

座標:雲南省臨滄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
秋那桶
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

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中的精華部分,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牲畜瀑布。

座標: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
聽命湖
位於瀘水縣馬東北部的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內,特區約3540米,沒有公路直達,只能步行前往。至

座標: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會澤大海草山
這裡素以草、花、雲、霧、雪、光、水、峰等旖旎風光著稱,頌揚「東方紐西蘭」。

座標: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大海鄉東南部
己衣大裂谷
地球的傷口,一處地質奇觀。

己衣大裂谷長約12公里,谷底是湍流急下的大樑河,峽絕壁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約6米,裂谷最深處達300餘米,深不見底。

座標:雲南省中部武定境內
霧里村
霧里村,也叫翁裡、伍裡,到過這裡的人都稱它為“瑞士田園風光”,它是丙中洛最美的村子,號稱怒江小瑞士。

這裡風景如畫,怒族人的木屋錯落有致的景象立在江邊田野上,當人們做飯的時候,伴著裊裊的炊煙,整個村子像一幅油畫。

座標: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北面
諾鄧村
諾鄧是西北滇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落,至今沒有改過名字,又被稱為千禧年白族村。

諾鄧火腿聞名,諾鄧的人文風景也值得一看。

座標: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城西北
……
雲南
總是讓人生出千萬種念想
浪漫的、慵懶的、神祕的、神聖的…
如果說
有個地方讓人總想一去再去